一、招生计划
今年我校计划招生6450人,哈工大校本部(哈尔滨)在31个省份计划招生4050人,哈工大威海校区在25个省份计划招生2400人,全部招收本科生。
二、吸引优秀考生政策
(一)、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政策
我校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具体录取原则见《哈工大招生章程》。
(二)、选拔优秀考生本硕连读
1.今年,哈工大校本部从入学本科新生中选拔240名优秀新生进入实验学院本—硕连读班学习。招生专业见下表。
专业 |
录取人数 |
专业 |
录取人数 |
工程力学 |
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2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6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3 |
热能与动力工程 |
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6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2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8 |
自动化 |
15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10 |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
2 |
光电信息工程 |
5 |
通信工程 |
13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10 |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
2 |
土木工程 |
10 |
电子信息工程 |
11 |
理论与应用力学 |
3 |
信息对抗技术 |
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2 |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
5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6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0 |
|
|
应用物理系(包括应用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核物理三个专业) |
10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专业) |
6 |
化学系(包括应用化学、材料化学、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3个专业) |
4 |
化工学院(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专业) |
3 |
选拔方式为在上述专业录取的英语考生中,综合考虑各省生源和考生分数情况,兼顾一、二志愿考生进入实验学院的比例,按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录取。
高考成绩进入我校各录取省份前2名的一志愿考生,若所在省份招生计划超过50人,且录取专业是本、硕连读设置的专业,将优先录取。
实验学院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要求,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硕士期间,学习成绩符合学校要求,进入硕博连读学习,免试攻读博士学位。
本—硕连读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按类培养、突出创新”。
2.在上表所列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应用物理系招收本硕连读学生各10名。选拔方式与其它专业不同,选拔的时间是在大学一年级以后进行。选拔的方式是根据高考成绩及大学一年级的学习成绩综合排名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择优录取。本科阶段,按学习成绩具有一定的淘汰率。本科四年学制、硕士二年学制。由本科转入硕士学习不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3、学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适当调整本、硕连读录取计划。 本、硕连读生的录取结果将在入学报到时通知考生。
(三)、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
为鼓励优秀学子报考我校,学校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对第一志愿报考哈工大,德、智、体全面发展、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奖励。具体奖励办法请登录哈工大招生网(http://zsb.hit.edu.cn)点击“奖助学金”查看。
三、招生类别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法学、社会学3个专业招收文史类考生,英语、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艺术类)6个专业文理兼招,其余专业均招收理工类考生。
四、本科学制
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三个专业标准学制为5年,其余招生专业标准学制均为4年。学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对特殊情况,学生可以提前一年或延后两年毕业。超过标准学制年限后学校将收取全额学费。
五、转专业与调专业
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学习成绩(平均学分绩)排在本专业前10%的学生(定向生、艺术设计专业考生除外),可根据本人兴趣重新选择专业。因健康原因或学习能力取向不适应原专业学习的学生也可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调换专业。
六、就读双学士学位
哈工大在学校设置的各专业进行培养双学士学位试点工作,即在第一专业成绩达到学校双学位申请标准的学生,可申请学习第二个专业的主干课程,成绩合格,授予其双学士学位。学制4—6年。
此外,在理论与应用力学/土木工程,社会学/英语,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文学院),第一专业学业成绩合格,即可选择是否学习第二专业。
七、读硕、读博信息
哈工大今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已达3900余人,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达950余人,招生人数之多,居全国工科院校的前列,这样就为在哈工大就读本科、毕业时欲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同学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机会。近年来,哈工大的本科生平均每年都有超过40%的学生考取了研究生。
攻读硕士的四种方式:1、入学时被选拔进入“英才班”本硕博连读。2、入学时被选拔进入实验学院,进行本硕连读。3、未进入“英才班”和实验学院的学生,根据大学前三年的学习成绩将有15%以上的学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4、未进入“英才班”、实验学院和被推荐免试的学生,可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取研究生。
学校实行本硕博直通、过程分流的培养模式,即被推荐免试的学生,第四年级的课程与硕士学位课程统筹规划。在硕士研究生一年级时,条件符合要求的学生可进入硕博直通学习,免试攻读博士学位。我校将逐步扩大本硕博直通的推荐比例。未进入硕博直通学习的学生,按原硕士培养方案进行,硕士毕业后,可通过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深造。
国家级重点学科
在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哈工大9个学科喜获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称号,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5,其中,工科一级重点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2。这9个一级学科分别是: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这9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34个二级学科。此外,哈工大的光学、电机与电器、物理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飞行器设计、环境工程6个学科被评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目前, 哈工大国家重点学科的覆盖面达到了40个二级学科。
各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
序号 |
高校名称 |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 |
1 |
清华大学 |
21 |
2 |
北京大学 |
18 |
3 |
浙江大学 |
14 |
4 |
复旦大学 |
11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9 |
5 |
上海交通大学 |
9 |
7 |
中国人民大学 |
8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 |
7 |
南京大学 |
8 |
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8 |
7 |
西安交通大学 |
8 |
12 |
天津大学 |
7 |
12 |
华中科技大学 |
7 | |